发布时间:2025-10-15 17:55:00    次浏览
作为地方AMC持牌企业,海德股份连日来在A股获得热捧。自10月10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来,海德股份已收获多个涨停。在大盘疲弱的背景下,这种表现可谓惊艳。根据海德股份此前的公告来看,其子公司海德资管已经获得了地方AMC牌照。金融企业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的规定,向海德资管批量转让不良资产。扩容“债转股将进一步打开AMC行业的市场空间。” 在《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公布后,一位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如此评论。针对市场化债转股的对象,《指导意见》鼓励面向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包括: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困难但仍有望逆转的企业;因高负债而财务负担过重的成长型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成长型企业;高负债居于产能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至于转股债权范围,则以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形成的债权为主,适当考虑其他类型债权。转股债权质量类型由债权人、企业和实施机构自主协商确定。按照《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而其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多种类型实施机构参与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等。在目前的政策框架内,银行将债权转为股权,也应通过向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由实施机构将债权转为对象企业股权的方式实现。尽管实施机构中不只包括AMC,但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讲,不少业内人士仍看好AMC的竞争力。另外,无论银行是将债权转让给外部实施机构还是银行附属机构,AMC也都能参与进来。申万宏源发布报告称,“由于此次规定转让的是债权,而不仅仅限制于已经成为不良的银行资产,转让的范围大幅度扩大。根据目前全国仅有4大国家级和20多家地方级AMC公司,未来业务空间巨大。”其实,为了促进市场化债转股的发展,《指导意见》还鼓励实施机构依法依规面向社会投资者募集资金,特别是可用于股本投资的资金,包括各类受托管理的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实施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金融债券,探索发行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债券,并适当简化审批程序。相比之前,AMC的融资渠道将借此得以拓宽。目前来看,地方AMC仍将扩容。相关消息显示,监管层正有意松绑地方AMC政策,即各省可增设一家,且将允许地方AMC以债务重组、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对外转让的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而按照此前的政策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原则上只可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批量收购、处置业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购入的不良资产应当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处置,不得对外转让。 模式基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快速攀升、债转股重启和AMC政策松绑等多重因素考虑,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将进入发展“快车道”。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也通过战略转型进入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或参股地方AMC。围绕业务拓展,海德股份先前表示其子公司海德资管将主要以自有资金、第三方资金收购不良资产或受托经营不良资产,通过债务重组、融资支持、资产重组、产业整合等多种方式,提升不良资产的价值。至于盈利来源,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自有资金收购、管理、处置不良资产取得经营收益;以第三方资金用于经营不良资产时,向第三方收取的管理服务费;受托经营不良资产时收取的服务佣金。尽管这些年类似海德资产这样的地方AMC日渐增多,但华融、信达、东方和长城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在我国不良资产管理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它们是中国最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因此在行业经验、专业人才、分销和服务网络及资本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中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华融去年已经在港股上市。中国华融总裁柯卡生早前表示,“我们依托多年来积累的人才队伍和技术优势,创新设立不良资产收购基金,利用网络平台推广处置资产,关注、识别被低估的债权资产和优质企业,有效提高不良资产经营收益和效率,收购处置类不良债权资产公开市场占比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据新金融记者了解,尽管华融等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这些年在谋划金控的战略下已经收获不少金融牌照,但不良资产经营业务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年报显示,华融2015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53.9%;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占公司税前利润总额的53.7%。而另外两大收入来源——金融服务业务、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的收入则分别占收入总额的31.1%和15.9%。新金融记者 韩启